世界銀行上調中國今明年GDP預測
圖:中國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趨勢,世界銀行上調中國今、明兩年GDP增長預期。
【大公報訊】世界銀行發布半年一度的《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展望》報告。報告指出,該區域經濟表現持續優於全球其他地區,並同步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其中,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半年前的4%上修至4.8%,2026年亦由4%調升至4.2%,但關注出口放緩及公共債務上升影響。此外,世界銀行預估,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明年南亞經濟增幅將從6.6%顯著放緩至5.8%。
針對整個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展望,世界銀行將今年增長預期,由4月評估的4%上調至4.8%,略低於2024年的5%;2026年增速預測也從4.1%調高至4.3%。若排除中國,該區域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上修至4.4%,2026年則維持4.5%不變。
報告中提到,儘管區內零售額有所增長,但消費者信心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同時,在近期關稅上調之前,出口雖見加速,但新出口訂單表現仍顯疲弱。
東亞須推動結構性改革
報告進一步指出,區內經濟增長可能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貿易限制增加、全球不確定性持續高企、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各國國內政策選擇等。世界銀行認為,在當前不確定的環境下,東亞及太平洋地區有必要推動結構性改革,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維持經濟增長動能。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卡洛斯.費利佩.哈拉米略表示,該地區可透過更大膽的改革,消除企業在市場准入與競爭方面的障礙,從而釋放私人資本,促進更高效、更具活力的企業發展,創造就業崗位。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阿迪蒂亞.馬圖則指出,過去30年來,東亞地區以出口導向的勞動密集型模式推動增長,使10億人擺脫貧困。然而,目前該地區正面臨貿易保護主義與工作自動化的雙重挑戰。他強調,改善營商環境與提升教育水平,有助於形成機會與能力之間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更高增長與更優質的就業。
- 數銀透視/三家數字銀行扭虧 眾安賺半億居首
- 首九月住宅登記5.74萬宗 四年最旺
- 業內人士看香港低空經濟發展
- 港股無休 投行搶訂酒店 中環金鐘一房難求
- 中外投行看好人民幣國際化
- 市場熱話/阿里傳斥70億 購港島壹號中心13層
- 提升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十項措施
- 經紀愛股/快手可靈AI成新引擎 目標100元\連敬涵
- 瀚亞:A股趨成熟 投資機會多
- 金針集/中國外貿強韌 抗逆風能力增\大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