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學技術館全球觀眾破200萬人次 打造多元科普教育體系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10月7日,深圳科學技術館(以下簡稱「深圳科技館」)全球觀眾突破200萬人次,創造了科技館領域的深圳速度,成為全國科普界「現象級」地標。
深圳科學技術館全球觀眾破200萬人次。郭若溪攝作為全球首家數字文明科技館,深圳科技館以「通信科技」為主線,以「數字文明、創新未來」為主題,為全國科技館領域的主題探索與創新實踐提供新思路。
深圳科技館設有24個主題展區、950個創新展項,展項數量和創新度均為國內領先。其中,80%的展項可供深度沉浸式體驗。科技、社會、人文、藝術交叉融合,實現從「單一展示」到「沉浸式體驗」的突破;80%展項緊密結合深圳「20+8」產業集群特色,既具創新性、又富「含深量」。此外,還有天象廳、天文台、特效影院、研學空間等科普教育設施,全方位展現科技魅力。
深圳科學技術館全球觀眾破200萬人次。郭若溪攝五一開館至今,深圳科技館圍繞「科學如此好玩」這一核心目標,累計開展科普活動4400餘場,打造「天天有體驗、周周有更新、月月有主題」的科普教育體系。
深圳科學技術館全球觀眾破200萬人次。郭若溪攝深圳科技館以多元科普供給為導向,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學、航空航天等前沿領域,科普教育活動豐富多樣,不斷推陳出新。
秉持跨學科、項目化、做中學等科學教育理念,深圳科技館針對不同群體,量身打造個性化的科普教育服務。在館內各展區,結合不同學科特點,推出整點科學秀、一平米科學實驗室等特色科普活動。
從觀眾來源的地域分布看,深圳科技館的輻射力持續拓展,突破了地域限制,不僅包括東莞、惠州、中山、珠海、廣州等珠三角城市,覆蓋港澳台、江西、湖南、新疆等省市,更吸引數萬名外籍觀眾,已然成為全國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深圳科學技術館全球觀眾破200萬人次。郭若溪攝面向未來,深圳科技館將深化多元合作,始終踐行「常展常新、開放包容」理念。一方面,推動館校協同,為科技教師成長和青少年科學教育搭建實踐平台;另一方面,聯動科博文展等場館和科普教育機構、科創企業與科研院所,促進資源整合與創新碰撞,持續迭代展陳內容、創新活動形式,讓科普服務更貼合城市發展需求。
- 月背的月幔有點「冷」!中國人研究月球土特產又有新成果
- 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在深開業
- 科研團隊成功利用人工智能蛋白語言模型揭示生命演化奧秘
- 東山精密擬赴港上市 傳集資78億
- 珍·古道爾去世 當時正在進行巡迴演講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 「極目一號」浮空艇實現立體監測技術跨越
- 20人各获200万元资助 香港科學家入選
- 星行俠亮相香港 數字國際宣布啟動RoboEase計劃
-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推薦
-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在混元圖像3.0輸入簡單指令,僅等候約一分
數科
-
月背的月幔有點「冷」!中國人研究月球土特產又有新成果
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國家
數科
-
騰訊面向全球推出場景化AI能力 加速提升產業效能
騰訊(0700)在2025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宣布面向
數科
-
芯片大模型應用端 中國科企AI布局全面發力
近兩天,中國幾家民營龍頭企業阿里巴巴、京東
數科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9月15日,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在長沙開幕。本
數科
-
超百萬立方米 我國頁岩氣試產最高紀錄刷新
記者今天從中國石化獲悉,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
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