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效率/低碳轉型需求大 內企出海機遇多
圖:在「雙碳」目標下的企業轉型路徑:挑戰與機遇的論壇上,講者各抒己見,為企業提出相關ESG方面的發展方向。
2025香港國際ESG論壇暨年度榜單評選頒獎典禮昨日在港舉行。在圓桌論壇環節,多位業內人士共同探討企業在「雙碳」轉型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宣傳部(公共關係部、文化品牌部)主任王捍忠表示,ESG體系的建設存在諸多挑戰,包括人才不足、諮詢機構標準不統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數字管理有很大差距等。
王捍忠指出,公司將做好三方面工作,即培養ESG專業團隊、將ESG報告按照不同板塊作出劃分、將ESG納入集團考核範疇,相信會取得更好發展。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天風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鄒傳表示,ESG報告其實涉及資本市場認可度,最終或呈現為資本市場價值,如股價、債券收益率等,與傳統金融市場的評級非常相似,「這也是金融中介機構的全新發展方向。」
鄒傳認為,目前內地綠電項目收益率僅有個位數,然而相關企業「走出去」則有望將收益率提升到10%至15%,甚至於在東亞和北非市場取得更高的收益率,相信低碳轉型有助中國企業「走出去」。集團憑藉對外資本聯絡窗口的角色,幫助綠色能源項目在海外落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港協助發行逾150筆債券,大部分為綠債。
做好數據質量 奠定發展方向
中國檢驗有限公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首席研究員徐稼軒表示,在低碳轉型過程中,數據質量是一個重要問題,例如各行各業在數據收集層面存在較大差異、排放因子數據的透明度有待提升、不同標準如何互認、專業工具的應用及成本考量等,希望通過公司經驗幫助業界做好ESG報告編製等工作。
談及集團如何協助企業做好低碳轉型,徐稼軒表示,首先要「摸清家底」,幫助企業算清賬本,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是充分計量碳排放相應的風險和機遇,加深企業對於低碳轉型的認識;最後是幫助企業設定戰略,並做好披露工作。
- 粉嶺蚊型地下月拍賣 叫價二千萬
- 外資對中國市場展望及布局
- 技術更新/智能技術突破 多款大模型升級亮相
- 商品動向/聯儲減息預期升溫 美匯料下試96\徐惠芳
- 明觀四海/燃脂旅遊當紅 港具發展優勢\梁海明
- 港股展望/憧憬中美貿易戰降溫 恒指夜期升629點
- 技術創新/中國拓海底數據中心 省電散熱兼備
- 成績斐然/特區政府積極發綠債 六年達2400億
- 話你知/大股東機電工程出身 26歲創業
- 柏瓏Ⅲ首推138伙 入場費466.6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