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全固態金屬鋰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數科
2025-10-09 ·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黃學傑團隊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等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陰離子調控技術,解決了全固態金屬鋰電池中電解質和鋰電極之間難以緊密接觸的難題,為其走向實用化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相關研究成果已於7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發展》上。
全固態金屬鋰電池被視為下一代儲能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然而,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電極的界面接觸問題一直是制約其產業化的難題。傳統做法依靠笨重的外部設備持續施壓,但鋰電極和電解質之間仍然存在大量微小孔隙和裂縫——這不僅會縮短電池壽命,還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為破解這一困境,研究團隊在電解質中引入了碘離子。在電池工作時,這些碘離子會在電場作用下移動至電極界面,形成一層富碘界面。這層界面能夠主動吸引鋰離子,自動填充所有的縫隙和孔洞,讓電極和電解質始終保持緊密貼合。
經測試,基於該技術製備出的原型電池經歷數百次循環充放電後,性能依然穩定,遠超現有同類電池水平。據介紹,這種新設計不僅製造更簡單、用料更省,還能讓電池更耐用,未來有望為人形機器人、電動航空、電動汽車等領域帶來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固態電池專家王春生評價道:「該研究解決了制約全固態電池商業化的關鍵瓶頸問題,為實現其實用化邁出了決定性一步。」
(來源:新華社)
- 華為智能穿戴與音視頻體驗再升級 加速全場景生態布局
- 雷軍:同時造車和重啟造芯 壓力巨大
- 10月6日諾獎陸續揭曉 陳志堅等華裔科學家成焦點
- 科研團隊成功利用人工智能蛋白語言模型揭示生命演化奧秘
- 我國「雙模AUV」成功開展北冰洋冰底環境觀測
- 「極目一號」浮空艇實現立體監測技術跨越
-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 豆包、文心一言等大模型誕生地海淀建立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服務站
- 京東:截至中午內地已有逾3萬人成功簽收iPhone 17
- AI直播、AI解說、智能剪輯 賽事直播開啟AI時代
推薦
-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在混元圖像3.0輸入簡單指令,僅等候約一分
數科
-
騰訊面向全球推出場景化AI能力 加速提升產業效能
騰訊(0700)在2025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宣布面向
數科
-
超百萬立方米 我國頁岩氣試產最高紀錄刷新
記者今天從中國石化獲悉,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
數科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9月15日,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在長沙開幕。本
數科
-
芯片大模型應用端 中國科企AI布局全面發力
近兩天,中國幾家民營龍頭企業阿里巴巴、京東
數科
-
月背的月幔有點「冷」!中國人研究月球土特產又有新成果
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國家
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