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星艦」實施第11次試飛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13日從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實施第11次試飛。火箭第一級和第二級均按預定方案在預定海域受控濺落。
圖為NASA標識。(美聯社資料圖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直播畫面顯示,美國中部時間13日18時23分許(北京時間14日7時23分許),「星艦」從位於得克薩斯州南部的發射基地升空。兩分多鐘後,火箭第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級飛船成功分離。助推器隨後進行了返航制動燃燒,並在墨西哥灣附近海域實現受控濺落。
飛船在完成上升燃燒後,進入太空滑行階段,並部署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8顆「星鏈」模擬衛星。這些衛星沿飛船同一亞軌道軌跡飛行,在重返大氣層時焚毀。
此後,飛船的一台「猛禽」發動機完成在軌再點火測試。發射40多分鐘後,飛船開始受控再入地球大氣層,隨後完成着陸燃燒,最終在印度洋預定區域濺落。直播畫面顯示,飛船在重入大氣層過程中丟失了一些隔熱瓦片。
據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介紹,此次任務重點對助推器新型着陸燃燒方案、飛船返航軌跡、飛船隔熱系統耐受性等關鍵技術進行實驗和驗證。為此,星艦部分隔熱瓦片被故意移除,以重點檢測「脆弱區域」在再入過程中的耐熱能力。
試飛最後階段,飛船還模擬了未來返回發射場的飛行路徑,進行了動態機動測試和亞音速制導算法驗證。任務旨在為研發下一代「超級重型」助推器以及未來實現飛船返回發射場回收積累關鍵數據。
「星艦」火箭總長約120米,直徑約9米,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是長約70米的「超級重型」助推器,第二級是「星艦」飛船,兩級均可重複使用。該火箭的設計目標是將人和貨物送至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
(來源:新華社)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 「極目一號」浮空艇實現立體監測技術跨越
- 港私隱專員聯同19國際機構 簽AI保障聯合聲明
- (有片)巨大客流擠爆深圳國際車展 港人紛紛購買新能源車
- 科研團隊成功利用人工智能蛋白語言模型揭示生命演化奧秘
- AI直播、AI解說、智能剪輯 賽事直播開啟AI時代
- 我國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突破!
- 新研究發現可提高化療效果的抗癌微生物
- 紫東太初4.0發布 國產大模型深度推理能力再升級
- 星行俠亮相香港 數字國際宣布啟動RoboEase計劃
推薦
-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在混元圖像3.0輸入簡單指令,僅等候約一分
數科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9月15日,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在長沙開幕。本
數科
-
騰訊面向全球推出場景化AI能力 加速提升產業效能
騰訊(0700)在2025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宣布面向
數科
-
月背的月幔有點「冷」!中國人研究月球土特產又有新成果
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國家
數科
-
超百萬立方米 我國頁岩氣試產最高紀錄刷新
記者今天從中國石化獲悉,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
數科
-
芯片大模型應用端 中國科企AI布局全面發力
近兩天,中國幾家民營龍頭企業阿里巴巴、京東
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