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北歐國家與新加坡在全新 Global Investment Risk and Resilience Index 傲視他國
倫敦2025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在最新發布的 Global Investment Risk and Resilience Index 全球投資風險與韌性指數中,瑞士位居全球最具韌性國家榜首,丹麥、挪威、新加坡與瑞典則分列第 2 至第 5 位。該指數首創性地衡量各國面臨地緣政治、經濟及氣候風險的暴露程度,同時評估其適應與復原能力,揭示韌性正日益集中於規模較小且適應力強的國家。
由全球居留權與公民權諮詢公司 Henley & Partners 攜手人工智能分析平台 AlphaGeo 共同開發的此指數,為投資者、家庭及政府提供系統化框架,協助其在層出不窮的風險交織世界中駕馭前行——從地緣政治衝突與通貨膨脹,到科技顛覆與氣候變遷皆涵蓋其中。
Henley & Partners 董事長 Christian H. Kaelin 博士表示:「通過將風險承受和恢復能力合併為一個分數,這分數可以為投資者、企業和家庭識別最有利於保存財富和創造長期價值的國家,並為政府提供了衡量競爭力的基準。」
瑞士在全球排名第一,其卓越表現源於極低的風險水平,以及在創新能力、治理水平與社會指標方面領先全球。緊隨其後的北歐國家——丹麥(第 2 位)、挪威(第 3 位)與瑞典(第 5 位)——生動展現了公平增長、強健制度與前瞻性社會政策如何共同塑造出世界頂尖的韌性。在全球法律與監管風險最低排名中,新加坡掛名第 4 位。
南蘇丹(第 226 位)、黎巴嫩(第 225 位)、海地(第 224 位)、蘇丹(第 223 位)和巴基斯坦(第 222 位)位居指數末位。
從七大工業國組織 (G7) 到金磚國家 (BRICS):風險與韌性的分道揚鑣
應用於全球投資環境時,該框架強調,風險暴露與應變準備應被視為獨立卻同等重要的因素。正如 AlphaGeo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Parag Khanna 博士解釋說:「高風險若伴隨強韌的復原力,未必總是負面的;反之,高復原力可能掩蓋潛在的脆弱性,尤其在當前面臨政治或財政壓力的先進經濟體中。適應力,已成為當務之急。那些最致力於透過創新、治理及氣候準備來建立韌性的社會,將吸引投資、人才與長期增長。」
七大工業國組織 (G7) 經濟體系繼續以其穩定性而脫穎而出,平衡相對較低風險與強大的韌性。德國領導地位於全球排名第 10 位, 驅動因素在於氣候準備度、經濟複雜度與創新能力。德國之後依序為加拿大(第 13 名)、英國(第 23 名)、法國(第 29 名)、美國(第 32 名)、日本(第 35 名)及義大利(第 48 名)。整體而言,G7 展現了堅實的制度與適應能力如何鞏固全球經濟影響力。
除了 G7 以外,中國和俄羅斯的形象略有不同。中國(第 49 位)獲歸類為「投資前景良好」的目的地,其適度風險被投資能力與創新實力所構築的強勁韌性所抵銷。然而,俄羅斯(第 94 名)面臨更加嚴峻的處境:儘管獲評為高韌性國家,但政治動盪與監管不確定性驅動的高風險特性,使其仍被歸入「謹慎潛力」投資區間。
其金磚國家 (BRICS) 同儕——南非(第 145 名)、巴西(第 150 名)與印度(第 155 名)——雖展現中等韌性,卻因風險攀升而韌性受損。
超大規模的力量:小國展現強大復原力
除整體領先者之外,本指數更彰顯各關鍵指標中表現突出的國家,其中較小型國家持續展現亮眼表現。盧森堡(第 6 位)和芬蘭(第 7 位)憑藉透明的治理模式、氣候韌性與可持續政策脫穎而出。他們與格陵蘭(第 8 位)、荷蘭(第 9 名)和德國(第 10 名)加入,強調了真正的韌性不是在規模或軍事力量上,而是在適應能力、強大的機構和前瞻性的創新。
在前 10 名之外,冰島(第 11 位)和列支敦士登(第 12 位)是全球最安全的市場之一,結合了極低風險和強大韌性。加拿大(第 13 名)被歸類為非常低風險,由通脹相對較低、貨幣表現穩定和最低物理氣候風險的驅動,而奧地利(第 14 位)的恢復力是由其社會進步、氣候韌性和經濟複雜性推動。愛沙尼亞(第 15 名)和愛爾蘭(第 17 位)以穩健的治理和社會進展而聞名,而新西蘭(第 18 位)為治理和監管質量設立了全球基準。韓國(第 25 位)展現了世界一流的適應能力,在經濟複雜性和創新方面能力卓越,而捷克(第 16 位)和斯洛文尼亞(第 22 位)成為歐洲主要市場,以其經濟的成熟度和複雜性而著稱。
- 2026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KIIT 全球排名第 501 位,印度排名第 5 位
- 24X National Exchange 正式開市,成為首間獲美國證交會批准的 23/5 股票交易所
- 三一集團斬獲兩項全球大獎----僱主卓越與品牌實力雙雙獲國際認可
- KLN推動利比亞井口平台A工業項目邁向竣工 地中海最大離岸EPCI工業項目之一 旨在強化能源基礎建設
- Expedia 與 Hotels.com 發佈《Unpack '26旅遊趨勢報告》
- I-Mab宣佈戰略轉型為全球生物科技平台型公司,擬赴港上市並更名為 「新橋生物(NovaBridge Biosciences)」
- Dyna.Ai入選香港金管局生成式AI沙盒名單,以負責任的AI創新重塑客戶互動體驗
- 受颱風影響 港深部分跨境交通服務暫停
- The World's 50 Best Hotels 揭曉首屆加長版 51-100 排行榜
- 第138屆廣交會服務更佳、體驗更好
- 明治點心大使FRUITS ZIPPER於亞洲巡演首站臺北推廣明治「Poifull」軟糖
- 淡馬錫支持的影響力投資機構ABC Impact與星展銀行、大華銀行達成合作,獲得可持續發展掛鉤認繳額貸款
- 攜程集團與Live Nation Asia宣佈戰略合作 攜手推動演唱會旅遊發展
- 康霈宣布實施庫藏股 展現維護公司長期價值信心;CBL-514全球授權談判加速擴大進行 歐洲糖尿病EASD會後新增數家國際藥廠
- 普眾發現在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上公布其抗MUC18 ADC(AMT-253)用於晚期惡性黑色素瘤及其他實體瘤的初步積極數據
- 第二屆 Manar Abu Dhabi 藝術家陣容揭曉
- 卡西歐將推出戒指大小的G-SHOCK
- AOC Masters 2025 AOC Masters 2025 強勢回歸 聚焦《Counter-Strike 2》亞太區頂尖對決 全亞太區 CS2 社群熱血對決,榮耀共享!
- CreAsia Studio 和 TrueVisions 現已擴展《My Chef in Crime》特許經營權至泰國
- TUMI 誠邀您於這假期季節,享受「送上歡樂」活動
- DXC 在 Everest Group 對 BPS 提供者的評估中,獲評為「財產及意外保險領袖」
- 瑞士、北歐國家與新加坡在全新 Global Investment Risk and Resilience Index 傲視他國
- Waters推出全新電荷檢測質譜技術,加速新一代生物治療藥物研發進程
- Seaspan 透過全面船舶改裝與升級,強化船隊效能
- 生產力局「中小企資援組:政府資助與科技博覽2025」正式開幕
- 歌禮與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完成地尼法司他(ASC40)的新藥上市申請前溝通
- 全球唯一SK海力士槓桿型交易所買賣產品今日於香港上市
- 建準於 OCP 全球高峰會發表新一代液冷散熱系統 推動未來高效運算與散熱升級
- Dyna.Ai入選香港金管局生成式AI沙盒名單,以負責任的AI創新重塑客戶互動體驗
- 三一重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劍指「A+H股」雙平台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