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我國單光子探測器實現重大突破
(香港文匯網記者 趙臣 合肥報道)據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消息,我國日前成功實現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聲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的量產落地(以下簡稱「深度製冷單光子探測器」)。該設備在探測效率、暗噪聲水平、集成度等多項關鍵指標刷新世界紀錄,標誌着我國單光子探測技術進入領跑階段,可為量子通信、單光子雷達、生物熒光成像、深空激光測距、單光子成像等應用提供自主可控、性能領先的核心組件。
據介紹,單光子探測器可以比作具備超凡視力的「眼睛」,能精準捕捉和識別單個光子,是量子密鑰分發、熒光壽命成像、激光雷達等系統的核心組件。此前國際上僅有單通道的同類工程化產品,複雜探測場景下需多台協同,傳統製冷工藝也限制了探測能力的提升。這些短板是制約量子信息產業規模化落地的關鍵瓶頸。
「難點是如何在一個拳頭大小的製冷器上實現低溫、低噪聲、多通道」。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探測器負責人方餘強表示,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科院量子創新院的專利與技術許可基礎上,研發團隊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攻克了熱聲製冷機小型化、製冷器密封可靠性、通道間串擾抑制等技術難題,單個製冷器的最低工作溫度從此前的-50℃降低至-120℃。在20%探測效率下,暗噪聲水平降低約90%,達到約100Hz的超低值。
國際首創的四通道集成架構,是該產品的另一亮點。四通道的深度製冷單光子探測器體積僅為國際同類單通道產品的1/9,單台就能完成此前多台探測器才能實現的複雜探測任務。這一高集成度的設計打破了過去體積大、功耗高、通道一致性差等局限,從而將產品最大探測效率從25%提升至35%,對極微弱光的探測靈敏度進一步邁向極限。
「將『靈敏的光眼』升級成『火眼金睛』,實現我國在量子信息源頭核心器件與組件環節的自給自足。」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表示,新產品的關鍵性能、集成度、工程實用性等方面均實現了國際領先,不僅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也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量子信息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目前,新型單光子探測器產品已服務於國內頂尖科研單位,具備批量生產與交付能力。未來,科大國盾量子研發團隊計劃沿着小型化、芯片化、集成化的發展路徑,推動產品加快走向規模化應用,為下一代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絡、高精度激光雷達、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提供「中國方案」。
- 月背的月幔有點「冷」!中國人研究月球土特產又有新成果
- 科研團隊成功利用人工智能蛋白語言模型揭示生命演化奧秘
- 20人各获200万元资助 香港科學家入選
- 華為與浙大合推安全DeepSeek模型 防禦成功率近100%
- 超百萬立方米 我國頁岩氣試產最高紀錄刷新
- 我國離實現「人造太陽」還有多遠?答案就在這個「最強實驗室」裏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 (有片)「太智能了!」英國籍記者探訪一汽解放工廠 感嘆中國智造
- 我國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突破!
- (有片)巨大客流擠爆深圳國際車展 港人紛紛購買新能源車
推薦
-
芯片大模型應用端 中國科企AI布局全面發力
近兩天,中國幾家民營龍頭企業阿里巴巴、京東
數科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9月15日,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在長沙開幕。本
數科
-
月背的月幔有點「冷」!中國人研究月球土特產又有新成果
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國家
數科
-
超百萬立方米 我國頁岩氣試產最高紀錄刷新
記者今天從中國石化獲悉,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
數科
-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在混元圖像3.0輸入簡單指令,僅等候約一分
數科
-
騰訊面向全球推出場景化AI能力 加速提升產業效能
騰訊(0700)在2025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宣布面向
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