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DNA存儲數據恢復性能 中國科研團隊發表DNA信息存儲新進展
數科
2025-10-18 ·
體外存儲實驗編碼框架。(天津大學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聰 天津報道)隨着數據存儲需求進入「澤字節時代」(1澤字節約等於1萬億GB),DNA因其環境友好、穩定性高和存儲密度大等特點,被視為極具潛力的存儲介質之一。近日,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與合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吳華明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一款名為「StairLoop」的DNA存儲框架,有效解決了高錯誤率合成環境下DNA存儲的數據恢復難題,更可為電化學合成等高通量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對推動中國DNA存儲技術從實驗室研發階段邁向產業化應用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據了解,該「StairLoop」框架通過兩大核心設計破解難題:一是創新構建階梯式交織結構,二是研發迭代式軟判決解碼機制。無需依賴複雜的多序列比對流程,就能高效校正DNA合成中常見的插入、刪除、替換等錯誤;同時,框架具備並行解碼能力,可顯著提升大規模數據的檢索效率,為海量數據存儲應用奠定基礎。
為驗證框架性能,吳華明教授團隊開展實證研究:將代表中國早期人類文明的甲骨文圖像,通過電化學DNA合成法寫入DNA。實驗數據顯示,即便部分合成區塊的核苷酸錯誤率超過6%、序列丟失率超過30%,「StairLoop」仍能精準完成解碼,讓原始甲骨文圖像完整復原,充分證實了該方案在高錯誤率合成環境下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 超百萬立方米 我國頁岩氣試產最高紀錄刷新
- AI直播、AI解說、智能剪輯 賽事直播開啟AI時代
- 貝索斯:未來幾十年數百萬人將移居太空
- 香港蟬聯亞太金融中心 數字資產新政成增長引擎
- 中國科大實現毫秒級納米成像 破解神經突觸傳遞核心機制
- 我國離實現「人造太陽」還有多遠?答案就在這個「最強實驗室」裏
- (有片)中國「芯」力量亮相2025智能汽車大會 展商:實力比肩全球巨頭
- 我國「雙模AUV」成功開展北冰洋冰底環境觀測
- 科研團隊成功利用人工智能蛋白語言模型揭示生命演化奧秘
- 我國在全固態金屬鋰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推薦
-
芯片大模型應用端 中國科企AI布局全面發力
近兩天,中國幾家民營龍頭企業阿里巴巴、京東
數科
-
騰訊面向全球推出場景化AI能力 加速提升產業效能
騰訊(0700)在2025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宣布面向
數科
-
聚焦「AI+」共建新高地 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長沙開幕
9月15日,2025互聯網嶽麓大會在長沙開幕。本
數科
-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在混元圖像3.0輸入簡單指令,僅等候約一分
數科
-
超百萬立方米 我國頁岩氣試產最高紀錄刷新
記者今天從中國石化獲悉,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
數科
-
月背的月幔有點「冷」!中國人研究月球土特產又有新成果
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國家
數科

